据环球网报道,8月11日,中国海警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,披露了一起菲律宾海警与中国海警的对峙事件。菲律宾的海警船、公务船以给渔船补给为名,试图进入中国黄岩岛周边海域。面对菲律宾海警的挑衅,中方海警不仅多次发出警告和劝阻,但菲律宾方面依然没有回应,继续推进其行为。
中菲两国海警在黄岩岛附近的对峙,似乎已经成为南海的“常态”。但你知道菲律宾为何总在黄岩岛周围制造麻烦吗?看似简单的局面背后,实际上有一个较为复杂的背景,甚至可以说,这一切与日本的支持有很大关系。
此次对峙中,菲律宾海警的主力舰艇是由日本制造的“灯塔”级多用途反应艇6号艇——4406号“苏禄安”号巡逻艇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艘船虽然在中国看起来不算巨大,但它却是现代化的产物,建造过程十分迅速。2016年开始建造,2017年交付至今不到十年,已经成为菲律宾海警的中坚力量。由于它的吨位较小,仅为320吨,因此它在设计上非常注重机动性,成为一种极具灵活性的巡逻艇。尽管吨位较小,但它的设计改进让其具备了远洋航行的能力。
展开剩余68%“灯塔”级巡逻艇的设计原型来自于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剑级巡逻艇。最初,剑级巡逻艇的排水量仅有220吨,但菲律宾要求改进船体以适应长时间海上作业的需求,最终增加了约100吨的排水量。尽管船体增大,导致航速有所下降——从原本的40节降至29节,但这依旧使得它在公务执法船中具有非常不错的速度和灵活性,尤其在与菲律宾自家大部分海警船相比时,更显得优势明显。
与此同时,由于日本的支持,菲律宾海警得以大批采购“灯塔”级巡逻艇,数量高达10艘。这些船艇足以支撑菲律宾在吕宋岛和巴拉望岛建立巡逻队,并能够持续进行黄岩岛及其他南海岛礁的干扰。菲律宾的4406号“苏禄安”号巡逻艇,正是在吕宋岛作为基地进行活动,而在仙宾礁附近,咱们的海警也经常碰到其他几艘“灯塔”级巡逻艇,包括4409、4410和4411号。这些“灯塔”级巡逻艇已然成为菲律宾海警在南海争议区域的主要力量。
除了“灯塔”级巡逻艇,菲律宾海警的另一强力舰艇是特蕾莎·马格巴努阿级巡逻舰。这艘巡逻舰排水量超过2200吨,是菲律宾海警现役中最大的一型舰船,给其带来了极大的底气。尽管菲律宾海警仅有2艘这种巡逻舰,但它们在南海的活动常常挑起事端,迫使中国海警调动更大吨位的船只应对。这些舰艇的强大能力,显然也为菲律宾在南海的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
很多人或许会好奇,既然菲律宾和美国关系如此密切,为什么他们没有使用美国提供的舰船呢?其实,美国曾向菲律宾提供汉密尔顿级巡逻舰,这种舰船排水量高达3250吨,配备有76毫米舰炮及密集阵近防系统,性能非常强大。但对于菲律宾海警来说,这种重型舰艇反而过于“强大”,反而不适合日常的巡逻执法任务,因此菲律宾并没有将这些美国舰船列为主力。
背后隐藏的战略层面更为复杂。日本在南海问题上的积极行动,实际上是为了限制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,同时与美国共同推进亚太战略,而美国则希望通过菲律宾来牵制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声索。虽然美日双方的目的有所不同,但他们在南海的行动却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默契。
然而,尽管背后有着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,中国在黄岩岛的主权问题上始终毫不动摇。中国海警不仅具备强大的巡逻实力,而且始终保持着足够的应对能力,无论菲律宾背后有什么样的支持,无论它们拥有多先进的装备,都无法改变南海主权归属的事实。中国将坚定守护南海的和平稳定,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,绝不允许外部势力破坏南海的现状。
发布于:天津市便捷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